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16號中建文化城8號樓1單元2002
電話:0531--58565682/0531-58565683
郵箱:sdxdx2011@163.com
郵編:250014
山東新動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http://www.yingshanep.cn/
文化創意產業是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后來逐漸演變成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這種理念認為,當代經濟的真正財富是由思想、知識、文化、技能和創造力等構成的創意,這種創意來自人的頭腦,它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服務、新市場、新就業機會、新社會財富,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一些專家甚至提出,文化創意產業將會從現代服務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更高層次的全新產業形態,也就是所謂的“第四產業”。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創意產業概念并運用公共政策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國家。工業革命以來,英國一直是“世界工廠”,但到20世紀80年代逐漸失去了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的地位。
1997年5月,為振興英國經濟、調整產業結構、解決就業問題,英國首相布萊爾提議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并親自擔任主席,負責對英國的創意產業提出發展戰略。
1998年,英國政府出臺了《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這個文件首次提出了創意產業的概念:“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p>
根據這個定義,英國將廣告、建筑、藝術和文物交易、手工藝品、工業設計、時裝設計、電影和錄像、互動性娛樂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電腦軟件及電腦游戲、廣播電視等13個行業確定為創意產業,文化遺產與旅游產業也被列為重要的相關創意產業。
此后,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專家學者對創意產業進行了深化研究,并根據不同的國家戰略、地域特征、文化政策、產業導向提出了不同的定義。英國創意經濟的倡導者霍金斯在《創意經濟》一書中,把創意產業界定為其產品都在知識產權法的保護范圍內的經濟部門。知識產權有四大類:專利、版權、商標和設計?;艚鹚拐J為,知識產權法的每一形式都有龐大的工業與之相應,加在一起“這四種工業就組成了創造性產業和創造性經濟”。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政策運用或政府的產業統計中,由于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對創意產業內涵與外延的提法與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文化創意產業雖然目前仍無規范的表述,但其核心內容基本一致。
第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是創意。文化創意產業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特別強調人的創造力、技能、天賦在文化藝術和其他知識產品、智能產品生產中的運用,,是一種典型的智力型產業或者說“大腦經濟”、“智慧經濟”。
第二,文化創意產業的靈魂是文化。創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對文化資源的一種創造性開發和利用,是對文化對于經濟社會滲透力、影響力的一種拓展和挖掘。創意產業有了文化,就有了靈氣,有了品位,有了更強的競爭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創意 文化”的產物。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提法比創意產業更貼切。
第三,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撐是科技。文化創意產業是信息時代的產物,離不開現代高科技的支撐。不僅文化創意產品的產生和傳播必須依托高科技特別是信息和網絡技術,而且文化創意產業一些門類特別是信息服務業本身就與高新技術產業密不可分。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創意產業是“人腦 文化 電腦”或者說“創意 文化 科技”的產物。
第四,文化創意產業的屬性是產業。文化和創意是受時空限制最小的全球性資源,文化創意產業是極具擴張性、開放性、帶動性的產業。它發展到今天,已突破單一的文化產業領域,開始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影響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不僅為消費者服務,更為生產者服務。它不僅能創造出無窮的新產品、新服務、新市場、新就業機會、新社會財富,而且能極大地提升產業能級。
我們把文化創意產業界定為:以創意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以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智慧主導型戰略產業。
杭州動漫產業代表:中南卡通
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認為:“基于文化的優勢是最根本的、最難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競爭優勢。”所以,文化才是“城市最大的不動產”,而能否有效協調文化產業與城市的關系,把握好文化城市未來的發展趨勢,抓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良機,是一座城市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
1.文化創意產業是21世紀的“黃金產業”,是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朝陽產業”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說過,“創意具有裂變效應,一盎司創意能夠帶來無以數計的商業利益、商業奇跡。”霍金斯在《創意經濟》一書中寫道,全球創意經濟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產值,并以5%的速度遞增。創意經濟已成浪潮,并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席卷世界。正因為如此,日本人喊出了“獨創力關系國家興亡”的口號;韓國人貼出了“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的標語;美國人則寫出了“資本的時代已經過去,創意的時代已經來臨”的格言。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制定了“創意新加坡計劃”,2002年又明確提出要把新加坡建成全球的文化和設計業中心、全球的媒體中心。我國香港、臺灣等地也正全力打造亞洲和華語世界的“創意之都”。
2.文化創意產業是城市發展揚長避短的“殺手锏”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優勢或長處,也都有自己的劣勢或短處。一座城市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找準比較優勢、打造競爭優勢、構筑產業優勢,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當前中國工業化已進入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發展階段,當一座城市缺乏發展重化工業的資源優勢,就一定要發揮環境、人才和文化的優勢,發展知識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資源消耗小、環境污染少的新興企業。而文化創意產業就是這樣一種新興產業、“朝陽產業”。
3.文化創意產業是“和諧創業”的“同義語”
“和諧創業”最大的特點是知識分子創業、文化人包括大學師生創業。文化創意產業是典型的“大腦經濟”、“智慧經濟”、生活型經濟、文化型經濟,“和諧創業”模式的“五個和諧”都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和諧創業”的主體特色更在文化創意產業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梢哉f,文化創意產業是知識分子特別是文化人創業的典范,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是打造“和諧創業”模式。
4.文化創意產業是生活品質的“代名詞”
文化創意產業幾乎不消耗任何不可再生的物質資源,對環境幾乎不產生任何污染,一個好的創意和策劃,不僅能大幅度提高企業知名度,增加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占有率,而且能使許多傳統產業和傳統產品煥發新的生機,對提高人民群眾經濟生活品質、文化生活品質、社會生活品質、環境生活品質,都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杭州文創產業代表:鐘書閣
文化創意產業涵蓋面很廣、“產業鏈”很長。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必須立足一座城市的資源稟賦,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瞄準世界發展大勢,找準比較優勢、打造競爭優勢、構筑產業優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捏緊拳頭,重點突破。
當前,外部環境已經出現了“四個重大變化”,第一是經濟全球化,第二是新型城市化,第三是新技術革命,第四是過剩經濟,也就是買方經濟。對此,杭州堅持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和外延只做“加法”不做“減法”,明確重點發展信息服務業、動漫游戲業、設計服務業、現代傳媒業、藝術品業、教育培訓業、文化休閑旅游業、文化會展業等八大門類文化創意產業。
一是信息服務業。主要是指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和廣播電視傳輸服務業。近年來,杭州在“模轉數”和數字電視產業發展上走在了全省全國前列,形成了“模轉數”和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杭州模式”。下一階段,杭州要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物聯網三大經濟為支撐,一手抓產業的智慧化、城市的智慧化,一手抓智慧的產業化、智慧的城市經濟化,大力推進以智慧經濟為載體的智慧城市建設。
二是動漫游戲業。主要是指動漫制作、網絡游戲等數字娛樂行業。動漫游戲業具有低能源消耗、零環境污染、高產業價值、多就業機會等特點和優勢。杭州率先在全國提出打造“動漫之都”目標,并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動漫游戲產業發展規劃及相關扶持政策,從全國各地吸引了一批動漫游戲企業入駐。2005年起,杭州成為中國國際動漫節永久舉辦地。依托現有基礎和優勢,進一步提升中國國際動漫節的“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頂級化”水平,推動杭州動漫游戲業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打響“動漫之都”品牌。
三是設計服務業。主要是指以先進裝備制造設計、服裝設計、包裝設計、模型設計等為重點的工業設計業,建筑設計以及裝潢、圖文制作、建筑模型等相關行業,環境規劃設計、園藝設計、城市色彩設計等新興設計業態。杭州市把發展設計服務業擺上重要位置,推動“杭州制造”向“杭州創造”的歷史性跨越。特別是以實施“中國杰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為抓手,培養一批國際一流女裝設計師,加快打造“中國女裝之都”。依托現有基礎,充分發揮在杭建筑類、藝術類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快發展建筑、景觀類設計業,打響“杭州設計”品牌。
四是現代傳媒業。主要是指依托現代高科技特別是信息、數字技術的廣播影視業、新聞出版業。杭州堅持走多媒體、跨媒體經營之路,推動紙質媒體與廣播電視媒體合作、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融合,扶持重點影視制作機構,不斷做大做強現代傳媒業。依托杭報集團、杭州文廣集團、杭州華數數字電視有限公司、杭州出版社等重點骨干企業,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堅持走多媒體、跨媒體經營之路,推動紙質媒體與廣播電視媒體合作、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融合,進一步做大做強現代傳媒業。
西泠印社
五是藝術品業。主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篆刻、工藝美術等視覺(造型)藝術業。杭州以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和西泠印社為主體的美術教育研究力量,為杭州發展藝術品業提供了強大學術和人才支撐;目前,杭州已成為僅次于北京、上海的國內第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以藝術品創作者為中心,整合經紀人、畫廊、美術館、基金、拍賣行等要素,形成藝術品“產業鏈”;依托西泠印社集團和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等高校,加快培養藝術品鑒定師、藝術品評估師、藝術品經紀人、藝術品評論家等專業技術人才;把杭州打造成藝術品創作和交易的“天堂”。
六是教育培訓業。依托在杭高校和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雄厚的師資力量、良好的教學設施和豐富的辦學經驗,杭州堅持高起點、差異化、多元化,大力發展教育培訓業。特別是高教功能區建設,促進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打響“學在杭州”的品牌。
七是文化休閑旅游業。主要是指以人文資源為內涵的休閑旅游業。杭州堅持把文化和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凸顯旅游的文化特色,推動文化休閑旅游業加快發展。通過積極挖掘杭州旅游的文化內涵,著力打造旅游文化演藝產品,確立旅游文化演藝業的領先地位。
八是文化會展業。主要是指文化類會展或富有文化創意特色的會展業。杭州借助一系列會議、賽事提升城市綜合能級,為文創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近年來,杭州會展業形成了創意策劃、場館管理、會展傳播、招商代理、廣告代理、布展設計、設備租賃等相配套的“產業鏈”,從展覽、會議拓展到了品牌推廣、大型節慶文化活動、體育賽事等領域,培育一批以杭州地域文化為內涵、特色產業為依托的國際性和全國性會展品牌。2016年的G20杭州峰會以及將于2022年舉辦的杭州亞運會,極大地推動了杭州文化會展業的發展。2016年,杭州躋身全球100強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
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主要由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構成。提升城市綜合實力,既要關注經濟“硬實力”,也要關注文化“軟實力”。當今時代,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提高文化“軟實力”,歸根結底是要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在文化市場上,最終要靠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決勝負。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一體化加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已越來越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軟實力”已越來越成為經濟“硬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提升經濟“硬實力”,還是提升文化“軟實力”,都已離不開文化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