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16號中建文化城8號樓1單元2002
電話:0531--58565682/0531-58565683
郵箱:sdxdx2011@163.com
郵編:250014
山東新動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http://www.yingshanep.cn/
孔子在這里誕生,泰山在這里崛起,黃河在這里入海。6月9日至10日,上合峰會相會山東青島,在美麗的黃海之濱揚帆起航、追逐夢想。
幾天來,從會議中心到新聞中心,從會議會談到焰火晚會,齊魯文化特色凸顯、大放異彩。
巨幅畫作亮相主場館 處處洋溢齊魯風
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宴會廳迎賓大廳,背景墻上的巨幅工筆牡丹畫典雅大方,名為《花開盛世》,這幅畫出自中國工筆畫之鄉——巨野縣,為當地農民畫家創作。
巨野的書畫藝術可追溯到秦漢時期,在巨野的史冊中,書畫名家不少。如今的巨野書畫,秉承傳統,大膽創新,已呈規模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尤其是當家畫工筆牡丹,在畫苑更是一枝獨秀。2000年11月,巨野被中國文聯正式命名為“中國農民繪畫之鄉”。
上合青島峰會主會場尚和廳里的巨幅畫作《映日荷花》
在主會場中面積最大的尚和廳,主席臺正對面的巨幅國畫《映日荷花》由山東本地知名畫家梁連生繪制,麗日映照下的荷花朝氣勃發,生機盎然。荷花象征和平、合作、團結,這與上合組織謀求合作,共促和平的理念相通。
新聞中心 山東文化元素大放異彩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走進上合青島峰會新聞中心大廳,這句話便讓人意識到這是在孔孟之鄉。
上合峰會新聞中心大廳門口
峰會新聞中心設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來自山東各地的包括剪紙、剪影、曹州面人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向境內外記者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獨有魅力。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菏澤面塑傳承人穆緒建
進行現場展示
青島剪紙藝術家李文玲現場創作
新聞中心一樓大廳,擺放了大量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引著大批中外記者前來淘書。
仿線裝書的古樸與攝影畫冊的現代感相映成趣,向世界展現了齊魯大地的深遠文化、自然風貌、經濟發展與人文環境。
帶有中英文的書簽上印著山東的文化遺產,把山東特色帶給大家。
在新聞中心餐廳,山東舌尖上的非遺——濟南甜沫、單縣羊湯等特色小吃,吸引了眾多媒體記者前來品嘗。
有朋自遠方來”
燈光焰火表演盡展文化風采
在6月9日晚的燈光焰火藝術表演中,第二篇章《齊風魯韻》圈粉無數,濟南、青島風景名勝、菏澤牡丹悉數亮相,更有孔子講學、鼓舞、膠州秧歌等精彩片段現場“重現”,短短數分鐘,盡覽齊魯大地之風韻文化!
《齊風魯韻》篇的論語誦讀,是儒家思想的生動展示。樓梯光影中的圣人孔子拱手作揖,向世界發出山東、發出中國的誠摯邀請,高揚合作風帆,共謀和合之道。
家喻戶曉的兩首名曲《沂蒙山小調》和《包楞調》進行改編與《論語》誦讀聲交相呼應。